不许购买俄罗斯石油,美方公开指责中印两国。与此同时,就在美方话音刚落之后,中方的回应,可以说是一针见血。美方具体说了些什么?中方又到底是如何回应的?
不久前,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演讲时,公开指责称,中国、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,是乌克兰危机的“主要资助者”。很显然,特朗普的这一番表态,换言之,也就是不许中印两国购买俄罗斯石油。
要知道,特朗普之前在俄乌问题上还总摆出 “和事佬” 的姿态,一会儿说要促成和谈,一会儿又说不应该过度制裁俄罗斯,怎么突然就 180 度大转弯,变得这么强硬?其实这里面全是算计,根本不是单纯为了乌克兰说话。有专家就分析,他之前那套温和路线根本没换来什么外交成果,不管是对俄还是对乌,都没捞到实际好处,反而让国内对手抓住了把柄。眼看国内政治博弈越来越激烈,他就想靠这种强硬姿态重塑 “对外强硬” 的人设,把俄乌冲突当成自己刷存在感、争夺政治资本的工具。这种把国际争端当交易筹码的思路,说白了就是拿别人的危机给自己铺路。
展开剩余83%可特朗普这话压根站不住脚,稍微懂点行情的人都知道,中印买俄罗斯石油纯粹是市场行为,跟所谓的 “资助危机” 八竿子打不着。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进口国之一,每年要消耗多少石油可想而知,咱们买石油首先看的是性价比和供应稳定性。俄罗斯的石油不仅价格比国际油价低不少,而且运输路线相对安全,能帮国内企业节省一大笔成本,这完全是符合市场规律的正常生意。印度也是一样,作为人口大国,能源需求蹭蹭往上涨,俄罗斯石油刚好能补上他们的缺口,总不能为了迎合美国的想法,放着便宜稳定的资源不用,去买更贵的石油吧?这对两国的普通民众和企业来说都是不负责任的。
更讽刺的是,特朗普指责中印的时候,压根没提美欧自己还在跟俄罗斯做贸易。就拿欧洲来说,虽然嘴上喊着制裁俄罗斯,可实际上不少国家还在偷偷进口俄罗斯的天然气和煤炭,只是换了种方式结算而已。美国自己也没闲着,一方面限制别人买俄石油,另一方面却在大量进口俄罗斯的液化天然气,转手再高价卖给欧洲,赚得盆满钵满。这种只许州官放火、不许百姓点灯的双重标准,明眼人一看就清楚是怎么回事。
就在特朗普的指责话音刚落,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很快就给出了回应,每句话都一针见血,直接戳破了美方的虚伪面具。他明确表示,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,中方一贯秉持客观公正立场,从一开始就积极劝和促谈,从来没像美国那样拱火浇油、输送武器。而且包括美欧在内的大多数国家都在同俄罗斯开展贸易,凭什么单独盯着中印说三道四?中俄企业之间的正常交往合作,完全符合世贸组织的规则和市场原则,既不针对第三方,也轮不到别人指手画脚、横加干涉。最后汪文斌还强调,中方会采取一切必要措施,坚决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。
这番回应可以说是句句在理,既亮明了中国的立场,又指出了美方的问题所在。首先,中方的态度一直很明确,就是希望危机能通过和平方式解决,这和美国不断军援乌克兰、激化矛盾的做法形成了鲜明对比,谁在真正推动和平,谁在制造对立,一目了然。其次,点出美欧的双重标准,直接让特朗普的指责失去了立足之地 —— 既然你们自己都在和俄罗斯做生意,凭什么要求别人切断合作?这根本不是什么原则问题,而是美国想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的霸权行为。最后,明确表态会维护自身权益,也给美方划了红线,告诉他们不要妄想用施压的方式逼中国让步。
其实美国心里比谁都清楚,他们根本没资格要求中印放弃俄罗斯石油,更没能力强迫两国这么做。且不说中印都是能源消费大国,一旦真的切断和俄罗斯的石油贸易,全球石油市场肯定会出现剧烈波动,油价暴涨会直接影响美国国内的通胀水平,这对美国的普通民众和企业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。而且俄罗斯作为能源出口大国,完全可以把石油卖给其他国家,美国的指责根本伤不到俄罗斯的根本,反而会让更多国家看清美国的霸权本质,疏远和美国的关系。
从美国的做法来看,这又是一次典型的表面强硬、内心虚浮的操作。就像之前在稀土问题上,一边对中国加征关税,一边又不敢动稀土、药品这些关键资源,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离不开中国的供应。这次指责中印买俄石油也是一样,表面上喊得凶,实际上根本不敢真的采取强硬措施,毕竟一旦把中印惹急了,不仅会影响全球能源市场,还会让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大打折扣。
现在全球经济本来就不景气,各国都在想办法稳定能源供应、降低成本,美国这种搞单边制裁、强迫别人选边站的做法,只会破坏全球贸易秩序,加剧经济下行的风险。中国和印度作为全球主要的新兴经济体,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,两国的能源需求和贸易选择,从来不是美国能随便左右的。
说到底,美国要是真的想解决乌克兰危机,应该像中国这样劝和促谈,而不是到处指责别人、制造对立。要是继续抱着霸权思维不放,总想把自己的利益凌驾于别人之上,不仅解决不了任何问题,反而会越来越孤立。而中国的态度也很明确,不管美国怎么施压,正常的贸易合作不会停,维护自身权益的决心也不会变,想让中国让步,根本不可能。这场围绕石油贸易的博弈,说到底还是霸权与主权、单边与多边的较量,而时间终究会站在讲道理、守规则的一方。
发布于:安徽省